原標題:萬萬沒想到,疫情后反彈最大的行業竟然是美甲
本文轉自【中國新聞社】;
危機之下,女孩子會為她們的美麗做出哪些努力?
放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,經濟學家們給出的結果是“口紅”。但當新冠肺炎疫情襲來,口罩遮蓋住了口紅的光彩,什么成為了替代品?
近日,一項美國的研究給出了答案——指甲油。
口罩之下,“口紅效應”不靈了
美國《財富》雜志網站近日刊載的一篇題為《口罩可能讓“口紅指數”消亡》的報道稱,疫情之下,“口紅指數”可能有了新的替代選擇——“指甲油效應”。
口紅指數,也被稱為口紅效應,是指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,也叫“低價產品偏愛趨勢”。也就是說,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,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。
背后的原因很簡單。在美國,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消費品,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,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,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。口紅作為一種“廉價的非必要之物”,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“安慰”的作用。
圖為民眾在免稅店內佩戴口罩選購口紅。駱云飛 攝
這個經過美國經濟大蕭條、2008年金融危機等多次驗證的理論,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卻失靈了。
根據貝恩公司聯合阿里巴巴天貓發布的報告顯示,對比由天貓提供的2019年、2020年春節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三期間的消費數據,美妝品類銷售額整體下降30%。其中,高端美妝品類所受影響較大,下降40%。
至于口紅板塊的損失,則更為慘重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eNoter的數據,截至6月14日的近三個月時間里,包括唇彩、唇膏和唇釉在內的唇部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9%。
“唇部產品銷量的下降一方面由于疫情期間大家不經常出門、不常化妝,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家都戴著口罩。”MeNoter發言人表示。
當口罩遮住了你的笑容,口紅確實無用武之地了。
麥肯錫預計,如果今年晚些時間還有第二波疫情,那么,全球美妝產品銷售額可能會出現20%-30%的下滑,其中,美國市場可能會下滑35%,而受沖擊最大的可能就是口紅。
面對失效的口紅效應,化妝品公司們開始發力其他板塊。例如在年初時,“半面妝”“口罩臉”成為社交媒體的熱搜關鍵詞。畢竟在半張臉都被口罩遮住的情況下,也只有這扇“心靈的窗戶”能夠向別人展示:我化妝了。
除了在眼部做文章,不少人還將目光放在了“女人的第二張臉”——手上。麥肯錫提出,如果說“口紅指數”在經濟領域占有一席之地,那么現在有了新的替代選擇——“指甲油效應”。
美甲店老板娘忙到綁護腰工作
4月份,凱度消費者指數公布的數據顯示,1-2月美妝零售全渠道下跌13%,而指甲油品類在2月卻同比增長179%。
馮小姐在北京市朝陽區經營一家美甲店。最近,她每天都要發好幾遍朋友圈強調:來做指甲的客戶太多,請大家務必提前預約。
“夏天到了,也是美甲的旺季。我們一年里最忙的兩個時間段一個是過年,一個就是夏天。”馮小姐告訴中新網,春節的忙是非常多的人在短短的幾天集中趕到一起,夏天則是每天都有很多顧客。
“而且夏天還有不少顧客做腳指甲,這在春節是沒有的。”馮小姐補充道。
剛剛生完孩子一年多的馮小姐在生產時落下了毛病,腰部肌肉容易酸痛,彎腰都感覺硬邦邦。但面對每天爆棚的生意,“有時候忙得一天到晚連口水都喝不上,只能綁著護腰工作”。
“以前一般是雙休日和工作日的15:00點到晚上21:00點最忙。但現在還屬于疫情期間,商場關門比較早,從早上11:00點開門到晚上20:00點關門,哪怕是工作日,店里顧客都不停的。”馮小姐介紹。
不敢停下來的馮小姐,不是因為多缺錢,而是“被疫情嚇著了”。
“一共兩三個月吧,待在老家沒回北京,錢是只出不進,面臨著很大的壓力。”年初的時候,家里人都在勸馮小姐把店轉出去,總比干燒房租強。
“當時我就是想著等等,再等等。好不容易等來了復工,卻因為美甲是個要面對面近距離接觸的行業,顧客會有顧慮,生意也不太好,客流也就是往年的四分之一左右。”
“終于等到現在恢復正常了,再累也愿意干。”據馮小姐介紹,自己認識的不少同行都因為疫情轉行了:“那些到4月份還沒開門的,基本上都撐不住了。看看她們就很知足了,累點總比沒活強。”
堅持下來的馮小姐是幸運的,她處在了這個疫后反彈極強的行業。微信大數據對比了3月與2月的數據,美容美發美甲服務成為復工后最旺的行業,轉賬筆數增長率高達356%,甚至超過了快遞物流和小吃的漲幅。
而在“馮小姐們”沒有復工的日子里,指甲油無疑沾了大光。麥肯錫追蹤亞馬遜美國的銷售數據顯示,截至4月11日的四個星期內,在唇部彩妝產品銷量和價格雙雙下滑的同時,指甲油銷量飆漲了218%。
比口紅貴多了!美甲是一個20萬/㎡的生意
一個指甲蓋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,那十個指甲蓋就是10平方厘米。如果以一次美甲花費200元計算,那美甲的價格就是20萬元每平方米,趕超一線城市學區房!
均價三四百塊一支的口紅對于大部分女生來說,幾乎是很難用完的。但由于指甲長度的自然生長,一次美甲的壽命往往也就一、兩個月左右。看上去,美甲似乎是個暴利行業。
馮小姐從事美甲行業已經有七、八年,店里加上她一共六名美甲師,每天有一個人倒休,老顧客能有幾千名。正常情況下,一個月收入能輕松達到六位數。即使刨去北京不低的房租,毛利和凈利都非常高。
據馮小姐介紹,美甲行業能賺錢的原因主要在于成本相對較低:“一般美甲用的都是甲油膠,它的用量非常省,平均下來一瓶15ml,差不多能夠20個人使用。而這20個人,如果按每單200元計算,少說也能有五六千的收入。”
甲油膠的成本又有多少呢?馮小姐說,自己注重回頭客,用的都是質量過關的大牌產品。自己目前用的一款國際知名的甲油膠品牌,零售價也就100多塊錢,批發進貨的話幾十塊就能拿到。
其實,這門小小指甲上的大生意,已經蓄勢多年。
艾瑞咨詢、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,2014年,中國美甲市場(包含美甲服務、美甲產品和美甲培訓等)規模為580億元;2017年,行業市場規模猛增至1200億元,年增速為30%。到2019年,這一數字達到1500億元,并且有著未來每年超過20%的預計增長。
“一行有一行的門道,老手涂個純色就能看出來技術,幾天速成班下來就開店的死皮都去不利索。”馮小姐相信,即使市場發展再快,也是優勝劣汰的。不管從事什么工作,各行各業都需要精細的“手藝人”。